留置导尿管病人护理要点
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7472
尿失禁和尿潴留是为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的两大主要原因。而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面临着较大的感染风险,主要难题集中体现在并发症多发,导管节壳、堵塞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罹患相关肾病的风险。统计表明,由于使用导尿管导致的尿路感染占据了院内感染发生率的40%以上。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和导尿训练也是比不可少的。针对留置导尿管护理工作的循证建议包括:筛查风险因素、检测尿液白细胞水平、进行导尿管使用必要性评估。
常见的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及管理难题如下。
感染风险增加
对于多数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的管患者来说,常会因感染而并发菌尿症,且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并发症发生概率越高。同时,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多于90天)使患者罹患慢性肾盂肾炎的风险大大增加。
菌尿症高发人群包括:女性患者、老年患者和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检中白细胞水平高低是判断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长期护理机构和家庭留置导尿管老年患者患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而对于那些多项机体功能受损的老年患者来说,其患上细菌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一般的诊断标准可能并不适用于他们,这部分人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红莓汁具有较好的预防尿路感染的功效。经常饮用红莓汁可以使尿液酸化,抑制细菌生长,并且能够使引发尿道感染的细菌难以附着在尿道管壁上,因此,即使仍能克服艰苦环境而生存下来的病菌,还是会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
导管结壳和堵塞问题
导尿管结壳问题是由能产生脲酶的菌(如奇异变形杆菌)导致的,脲酶能提高导管内环境的pH值,在这种环境下,导管中的细菌膜、钙镁例子会结合沉淀下来,进一步造成导尿管堵塞,导管堵塞可能会对病人的肾脏造成损害。
试验发现,连续两次使用50mL的Suby G溶液(含3.2%的柠檬酸、0.38%的轻质氧化镁、0.7%的碳酸氢钠和0.01%的依地酸二钠)对导管进行清洗,可以起到预防导管结壳的问题。
在实验室模型中,硅胶材质的导管与硅胶涂层导管、水凝胶涂层导管相比,更不容易发生结壳和堵塞问题,这可能与其具有较大的内径有关。因此,选用大内径的硅胶材质导尿管可以有效预防结壳和堵塞问题,进而可以实现预防相关肾病的目的。
导尿管的日常清理
针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常出现的感染和并发症问题,其日常护理工作包括:尿袋的及时清空、清洁和导管的定期更换。还应注意选用合适材质的导管,预防导管结壳和堵塞问题。同时,加强病人的导尿训练可降低病人对导尿管的依赖性,有助于早日拔除导管。
护理的重点是防止病人出现菌尿现象。发生感染后,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软膏每天两次对感染部位进行处理。另外,用无防腐剂的肥皂水清理感染部位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稀释10倍后的消毒液对尿袋的清洁作用非常有效,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菌落的形成,在这种方法下,尿袋可以使用4周左右。